北京2024年前十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21倍

  

北京2024年前十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21倍

  昨日(18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1-10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从主要工业产品看,1-10月,全市生产汽车93.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新能源汽车21.7万辆,同比增长2.1倍。

  汽车产业已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去年9月下旬,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北京将着力打造“2+N”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突出经开区、顺义区整车制造“双基地”引领,强化房山、昌平和怀柔等特色制造和零部件“多园区”环绕支撑。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撑,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北京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广受市场青睐的多款新车相继投产放量。在顺义区,理想汽车顺义工厂已竣工投产,首款纯电动MPV量产上市,理想汽车还成为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北京奔驰顺义工厂成功引入GLE新车型,北京现代加快出口转型,北汽越野车也上市了首款增程车型。在北京经开区亦庄新城马驹桥镇智造基地,小米SU7已交付超过10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还将冲刺全年交付13万辆的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正在大力完善中。在不久前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规划总体方案》正式亮相。这座规划面积达8000亩的生态港在三地各布局了一个产业园区,其中北京园区选址顺义区李遂镇,与顺义区北汽越野车、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主要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小时产业圈。据介绍,北京园区规划面积约2500亩,将分三期建设,以汽车电子、汽车智能和汽车品质升级为主导方向。

  根据北京市经信局近日披露的消息,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已迎来首批拟入园企业。三地还发布共建倡议,将提升整车产业链发展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昨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凭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发展到如今近百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

  如今,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既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国汽车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

  比亚迪取得第一个500万辆成就,用了整整15年;而第二个500万辆,只用了短短15个月,再次刷新中国汽车的“加速度”。现场,王传福向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交付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冯骥表示,非常荣幸成为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车主,未来将与比亚迪一起用世界级品质讲好中国故事。

  王传福表示,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九游官方入口九游官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