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实证电站是检验光伏发电最权威的方法,市场上关于光伏组件的实证数据是各说各理,真假难辨!到底什么样的实证数据才是客观、线日,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国内二十余家权威媒体和光伏行业意见领袖们齐聚贺兰山下,亲手搭建了一座实证光伏电站,将“客观、公正、严谨”的测试HPBC2.0产品的实证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伏行业也不例外,光伏行业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和技术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目前,随着HPBC2.0的量产,晶硅光伏技术实现再一次跃升,但是HPBC2.0的实际发电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已经成为全行业和客户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系统运维工程师汪建国表示,一个客观、公正和严谨的实证电站必须做到这几点:一是组件的方向和倾角一致;二是组件距离地面高度一致;三是组件前后间距阵列一致;四是每组组件配备独立逆变器和型号一致;五是组件并网工作状态下的曝晒量一致;六是电站背面遮挡条件一致,没有间隙;七是组件需要接入CPVT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实证平台。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保证实证电站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本次隆基HPBC2.0全球首个分布式实证基地的揭幕,标志着HPBC2.0将在国家最权威的光伏检测机构进行严苛检测,并将出具权威的实证数据。
隆基绿能的科研人员表示,采用地面直接搭建电站的实证测试形式更适合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大部分情况都是平铺在彩钢瓦屋顶,组件背面增益几乎无法实现发电效果。所以,本次HPBC2.0的实证测试,首次用分布式特有场景进行实证测试,通过在现场搭建真实的彩钢瓦屋顶、瓦房屋顶等分布式屋顶场景,让光伏组件在这些场景中进行实证测试,所得到的实证数据会更加贴近分布式电站的真实数据。后期隆基还将增加车棚、幕墙等其他分布式场景进行实证。
为了确保本次实证电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隆基和CPVT邀请各大媒体现场一起亲自搭建电站和见证实证电站从0到1的“诞生”,把真实客观的实证数据传递给市场和客户。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BC组件已经超过20GW规模,从侧面也反映了BC组件在客户心中的高度认可。
2024年3月,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通过七个月(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的海量实证数据证明,BC产品在发电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隆基BC防积灰组件比常规BC组件月均相对增益2.84%,最高月相对增益5.4%(2024年1月),九游体育最高日增益达10%以上,这显示仅仅防积灰这一项附加功能,就为业主带来月均2.84%的发电增益。
隆基BC电站不但得到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认可,也得到了来自一线的企业点赞。山东的一家EPC公司今年五月份安装的BC光伏电站每天平均发电5.3个小时,年发电超过预期发电10%,一年就能比预期多收益70多万元,两年多就可以实现回本。浙江的一位业主在自家屋顶上分别安装了隆基的BC组件和另一家企业的TOPCon组件,两种组件的朝向和角度都一致,虽然隆基BC组件的额定功率比TOPCon组件低5W,但隆基BC组件的整体发电量却比TOPCon组件高出了0.26%,单瓦发电量则高出1.5%。隆基科研人员在公司总部搭建了一座光伏对比电站(各项测试要求一致),通过两个月的实证检测,证明Hi-MO X6 Max组件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可达2.6%,而Hi-MO X6防积灰组件,又较常规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高了1.4%。以一万平米为例,30年间,使用Hi-MO X6 Max组件的电站,要较使用TOPCon同等功率组件的电站可多发电53万度,多赚31.8万元(电费价格以0.6元/千瓦时为准)。
BC1.0组件的实证发电量表现如此“亮眼”,那么BC2.0发电实证到底如何呢?
HPBC 2.0电池技术承袭HPBC一代的优秀基因,跨越电池衬底、钝化技术以及制程工艺三大关键技术鸿沟,是目前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技术。隆基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了绝对值1.5%的跃升,并与主流市场通用型TOPCon电池拉开代际级差距。
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表示,我们HPBC2.0产品的发电量到底如何?并不是由我们说了算,而是由权威检测机构、市场和客户说了算。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实证检验,看看我们HPBC2.0的发电性能到底如何,并由第三方权威机构来做数据的客观呈现。
隆基绿能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裁吕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本次合作之所以选择CPVT,是因为CPVT在实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具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实证基地,全系统的实验室场景和多工况环境。
依托国家级能源智库,聚焦电力、光伏、储能、氢能、煤炭、油气等核心能源发展,集深度报道、展览会议、产业赋能为一体。预见、权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