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光伏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在本方案中,储能电站(系统)主要配合光伏并网发电应用,因此,整个系 统是包括光伏组件阵列、光伏控制器、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 以及相应的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等在内的发电系统。系统架构图如下:

  这是传统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5KW的系统,一天发电20度,有10度电是供给用户使 用的,自发自用的比列就是10/20二50弔

  这是加了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同样是20度,10度供给用户使用, 另外有4度电存入蓄电池,当用户需要的时候将这4度电释放出来供用户使用, 那么自发自用的比列就变成了410/20二70%。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 合九游体育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 九游体育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 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 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 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 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1、光伏组件阵列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 锂电池组充电,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

  2、智能控制器根据日照强度及负载的变化,不断对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 行切换和调节:一方面把调整后的电能直接送往直流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 余的电能送往蓄电池组存储。发电量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控制器把蓄电池的电 能送往负载,保证了整个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光伏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功能可以最大化光伏自用,系统可检测负载消耗, 在发电高峰时将富裕电量充入电池,发电低谷时释放供应负载,从而也达到了提 高自发自用的比列,最大化用户的收益。

  4、并网逆变系统由几台逆变器组成,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380V市电接入用户侧低压电网或经升压变压器送入高压电网。

  5、锂电池组在系统中同时起到能量调节和平衡负载两大作用。它将光伏发 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以备供电不足时使用。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GB/T 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IEC 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 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 用,国外也已开展了 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1MW的光伏 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 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的全锐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 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 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 和无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