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在嘉这一年⑪|秀洲区:打造“小而美”农村学校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优学在嘉这一年⑪|秀洲区:打造“小而美”农村学校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近年来,秀洲区以“两县”创建为抓手,围绕“均衡、内涵、个性”三大发展,紧盯镇村教育协同发展,城乡携手、提弱补强,着力办好“小而美、小而优、小而暖”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全域、全面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美好优学”品牌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在秀洲,有一些分布在偏远农村或集镇的学校,校园面积不大,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人。面对区域内“小规模学校多、对标优质有差距”的现状,秀洲区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小而美”乡村小规模学校,九游官方入口走出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秀洲之路。

  加快重塑城乡基础教育空间版图,编制并出台秀洲区“十四五”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专项规划,预计投入34.0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3所,其中在镇村区域净增中小学学位6250个、学前教育学位1800个。南湖希望小学(一期)和梅溪小学等小规模学校的新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已于今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

  对农村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设立专项公用经费,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增加200元和100元。投入超2亿元连续4年开展镇村学校、薄弱学校综合环境改造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品质提升等民生实事项目,有效改善镇村学校育人环境。

  2024年,洛东小学作为7所农村偏远学校校舍环境提升学校之一,“午休躺睡”设备的添置获得新华社、央视新闻直播间等媒体关注。

  对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指标,秀洲区持续推进农村偏远、小规模学校教育装备迭代升级、教学环境三化提升等,实现录播教室、音美教室等全覆盖。

  先后启动“冬暖夏凉”“明眸亮睛”“护校安园”等温馨校园建设,农村学校也实现了空调安装、护眼灯光、可调节桌椅、宿舍改造、厕所改造、智慧阳光厨房、大宗食材统一配送和溯源监管等10多项全覆盖。

  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需要打破教育体制、重建教育机制、重塑教育生态,实现校园格局、教师管理、教育理念的全面蝶变。

  秀洲区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15对、城乡教育集团2个,实现公办学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在“破”与“立”中促进城乡学校的“融”与“变”,打造城乡融合的美好优学品牌。

  秀洲区坚持“以城带乡、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将一成不变的单一学校变为联片式、捆绑式共同发展的结对校,实现了“多校”变“一校”,彻底打通强弱校间的壁垒。通过考核捆绑、教师交流、学生互访等方式,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镇村学校,实现城乡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共生发展。

  教共体内教师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每学年核心校至少1名教师到成员校任教,远程培训、送教观摩等常态开展,实现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到学校领导有序、多层、全面的参与交流。

  同时,统筹中小学高级岗位2.5%的比例用于长期在偏远农村学校任教教师,严格落实评聘中高级职称对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要求。近三年共有170名城区教师任教偏远学校,确保每所学校都具备一支素质过硬、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定期组织教育管理指导、组团考察学习等活动,推动核心校优秀校级领导到成员校开展支教和送教活动,将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思路等快速“嫁接”到农村薄弱学校。

  建立“教研员点对点指导”制度,按照“执教教师独立备课-执教教师网络交流-两校教研团队同步研讨”三部曲实现同步教研,激发自主办学活力。秀洲区校际均衡度全市前列。到2024年底,累计创建16所现代化学校,其中镇村学校12所,占比75%。

  特色文化是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基于乡土特色和学校育人文化的一致性、一贯性、发展性,秀洲区各个学校确立了特色文化的定位及实践体系的建构,实现“一校一品”“强校多品”学校特色发展全覆盖。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农村学校每年创新形式,办好校内劳动丰收节、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书香阅读节等“五大节”的同时,主动承办市区级五育并举展示活动。

  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作为秀洲区最南端的偏远农村学校,以劳动特色见长,连续两年承办市区级劳动丰收节并作经验分享。

  而另一端的油车港镇中心小学则以美育见长,接连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和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全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支持镇村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完善顶层课程方案设计,结合办学理念建构个性化校本课程图谱,开发“小而优”系列课程,创设学生“快乐成长”大课堂。

  洛东小学“萌耕园”劳动体验课程,丰富劳动实践教育内容;虹阳小学《蓝天有梦》课程,科教融合寓教于乐;桃园小学的乡野泥趣、九游官方入口七彩童玩课程,赢得省市级领导充分肯定。秀洲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经验刊载于《浙江教育报》。

  在秀洲,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至少一门精品特色课程,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利用有限的空间“螺蛳壳里做道场”,使“小而美”的农村学校更具“特精尖”特质。

  逸夫小学坚持22年致力于争做“五小”活动,“每一名学生会下一种棋,人人都是小棋王”已成为学校亮丽名片。

  虹阳小学作为全省第一所获得“浙江省科技体育特色学校”的农村完小,在2024年夺下了15个国家级和139个省级奖项,10名教师跨界取得了科创相关教练员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