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寒冬周期持续加长、市场需求仍然无明显利好政策的情况下,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业务拓展受阻,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尽管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改善现状,但仍未能扭转经营困境。当前,XXXX能源及业务基地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以及资金短缺、日常运营无法周转的巨大压力。经过公司管理层的审慎评估与艰难决策,现决定对公司业务架构及人员进行全面调整。在此过程中,很遗憾地告知大家,公司与部分同事将结束雇佣合作关系。
本次雇佣合作关系终止,离职办理涉及的部门和人员,相关领导及人力资源部同事将会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一对一沟通。若您在此范围内,烦请在2025年2月28日前,前往人力资源部办理离职手续。
在规定离职日期前办理离职手续的同事,公司将优先筹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2025年1月、2月的月薪,并确保离职手续办理流程规范、高效。
根据该通知进行推测,该公司可能是从无缝服装跨界光伏的上市企业棒杰股份旗下棒杰新能源。
棒杰股份于2022年宣布通过投资设立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及扬州棒杰布局光伏产业,先是投资36亿元建设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后又投资约80亿元投建年产16GW(8GW+8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
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棒杰股份还聘任了前协鑫集成副总经理杨军担任公司总经理、前尚德电力副总裁胡惠明担任副总经理、前阿特斯副总裁辛国军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等,阵容非常豪华。
2023年4月,棒杰股份甚至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报名参与中利集团的破产重整投资人招募。要知道中利集团控股的腾晖光伏,在2015年起被彭博新能源财经列为全球一级组件供应商,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十大组件供应商之一,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件出货量累计达36GW以上。
棒杰股份作为一个后来者,如能“拿下”中利集团,将在光伏行业谱写“蛇吞象”的传奇。
不过,尽管棒杰股份雄心壮志,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棒杰股份的光伏业务还是没能实现盈利。
2023年,棒杰股份实现营收7.63亿元,同比增长25.46%;归母净利润亏损0.88亿元,同比下滑221.23%。其中,光伏产品实现营收2.29亿元,毛利率为-26.70%。
2024年上半年,棒杰股份实现营收7.39亿元,同比增长221.31%;归母净利润亏损1.42亿元,同比下滑1451.61%。其中,光伏产品实现营收4.52亿元,毛利率为-21.17%。
棒杰股份预计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亏损3亿元至4.5亿元,并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受到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下游产品需求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同时,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部分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审慎评估并根据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综合上述原因导致公司本报告期净利 润出现亏损。